想說的有點多就直接回應了(親友勿認)
自己是作者,二創主題是日本題材,本子全都是日文標題。
想來以作者的角度分享一下為何偏愛用日文書名。
最大的理由就跟幾項推文說的一樣是意境問題。
如果有稍微接觸過翻譯或是曾被英文考試的翻譯考題虐過的人,應該會知道翻譯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因為不同的語言無法完全對譯。
每一種語言有自己獨特的語意和語境,是無法透過翻譯完全對換過來的。
因此即使是相同的意思,不同的語言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。
舉例來說:「請您吃飯」和「お召し上がり下さい」是差不多的意思,但因為日文有特殊的敬語文化,用日文標題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。
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都是以中文為母語,我們對中文都實在太熟了,相較起來,用外語表達就會帶有一種先天上的疏離感(距離帶來的朦朧美),會有不一樣的感覺。
由於書名可以說是創作的一部分,根據自己創作所需要的感覺來選擇用什麼語言,就是作者的自由。有些作者(至少我)會覺得自己的創作調性用日文會比較有意境,就會偏愛使用日文當書名了。
再來是原作問題。
這一點跟之前板上討論過的稱謂問題很像,日本題材無法迴避的痛苦就是稱謂和敬語問題,同一句話明明是同一個意思,原文的稱謂不同、有沒有使用敬語,卻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意義和感受。
因為中文在這方面比較沒像日文有這麼多眉角,用中文勢必就會放棄掉這些原作裡有的東西(常看日本動畫的就知道,有些角色語尾的無意義助詞其實正是萌點所在啊!!!)有些作者(至少我)會想盡可能保留原作的味道,一些無法透過翻譯表達出來的梗,至少想在書名保留下來。
其他當然也有各種不同的理由,
比如排版問題:畫風比較日系所以放日文看起來比較不突兀,或是因為中文字體比較少,喜歡的字體正巧沒有中文漢字只好全改用日文之類的。
比較在意音韻的作者,也可能單純喜歡日文念起來的節奏和語感。強調視覺的作者可能覺得這裡就是該放日文才能達到視覺均衡。
說了這麼多,只想說大多數作者(應該不只我)是單純用創作來考量的吧。不至於是要嘲諷看不懂日文的人。
當然預設所有人都要看懂日文,在日本題材的二創圈裡可能有點太過理所當然,有時會讓看不懂日文的讀者感到不舒服或被排擠,但至少能說這不是惡意造成的,畢竟作者擁有自己創作表達形式的自由。
這時候或許作者稍微說明或解釋一下,加註翻譯、為本子取一個中文簡稱,會是比較貼心的作法。但如果作者沒有特別顧慮到的話,也希望讀者不要太苛責作者,請先相信絕大多數作者沒有惡意(誰那麼無聊要花心血出本嘲諷別人啊),真的看不懂又很在意的話,不要買就行了。